甘地的非暴力哲学思想

非暴力(Nonviolence)指参与社会政治变革、拒绝使用暴力的理念,作为介于被动接受与武装斗争的一种形式,“非暴力”方式参与的政治变革,包括非暴力反抗、公民抗命或其他强大影响力的不合作对抗形式,与和平主义类似。非暴力是理智的、文明的,更加是勇敢的!

20世纪中叶以来,非暴力、非暴力抵抗等非武力手段为社会变革主要形式之一,也是推崇的政治与社会哲学理念。作为社会政治变革的实践,非暴力反抗与和平主义具有本质的差别。非暴力属于社会与政治变革,它违背压迫者的意愿,和权力、非正义和不公正现象斗争。

其中以印度国父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影响最为深远,不仅使印度摆脱了英国的统治,还影响了全世界的民主爱国人士和那些争取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甘地的非暴力哲学和非暴力不合作(satya, ahimsa)的思想深受薄伽梵歌,印度教信仰以及耆那教的影响。非暴力(ahimsa)的概念在印度的宗教中长久以来就有,印度教、佛教、耆那教中对于此都有重述。

甘地的主要信念是“satyagraha”,英语译成“truth force”,意为“精神的力量”、“真理之路”、“追求真理”等。他经常说他的价值观很简单,那就是: 真理(satya)、非暴力(ahimsa)。

实际上,非暴力哲学思想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儒家提倡“德治”,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如今天下太平,可谓国泰民安,我们便可以把非暴力哲学应用在生活中,教师体罚学生能解决问题吗?家庭暴力能解决问题吗?这些只会让矛盾更加激化。

非暴力不是政治斗争的需要,而是人生的哲学。

俄罗斯方块中的生存哲学

俄罗斯方块这类游戏最大的特点就是规则简单却变化无穷,一共四种形状的方块不断从上方落下,玩上一小会每种方块都会在眼前经过 n 次,所以很快就能熟悉各种"地形"中每种方块的最佳放置方式,但尽管如此,还是会有失手的时候,特别是消行消到酣畅时,就很容易把方块放到错位的地方。我在心里默默统计了一下,几乎 80% 的失误是因为"忘乎所以"而不是下落速度过快。

第二个需要注意的就是游戏的生存策略,没有仔细玩过它的人可能觉得造成游戏终止的最大可能性是因为下落速度越来越快而疲于应付,而游戏经验告诉我这也并非根本原因,策略上的失误仍然占很大比重。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最理想的状况是放置方块时尽量不留空隙,然而每种方块的出现次序是随机的,如果为了填满一个不很重要的空隙而一直等待,就可能造成其它位置堆积过高走向危险;而随意留出空隙也是不明智的,因为随着"地势"增高仍然会陷入不利形势。

最后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就是游戏的无后效性。开始的时候地面是空荡荡的,随着游戏进行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地形出现,尤其是放置错位后,地形很快变得犬牙交错,但多数情况下失误造成的损失是可以弥补的,只要集中精神游戏,地形又会很快变平缓。然而,经验证明,无论地形多么平缓,从出现危机到游戏结束不过短短几个方块操作。

联系到生活中的成败得失,这三种游戏失败的教训对应着三句成语:第一,骄兵必败;第二,过犹不及;第三,江山易改。这样也就不难理解那些 IT 大公司所说的 "永远离破产只有 30 天"。